第一节 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的婴儿被称为新生儿。女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外生殖器:整个外阴呈圆形,大阴唇隆起,小阴唇与成人相比则较大且肥厚,阴蒂的发育也不成比例的增大,外阴及阴道组织较为肿胀;
一内生殖器:阴道是一个狭长的管道,阴道上皮有若干层细胞排列。几周后,阴道上皮细胞即变薄。子宫很小、输卵管弯曲、卵巢细长。子宫、输卵管和卵巢都在腹腔内,到了1 0岁左右才开始降入骨盆腔内。
有的女婴,由于在母体的雌激素进入体内,引起子宫内膜变化。出生后,由于血液循环脱离母体,血中性激素量迅速下降直至消失,因此个别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可能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种情况叫做假月经,一般持续1-2天就可自止。此外,由于受母体激素的刺激,乳腺也会发生肿胀,甚至有少量乳汁溢出,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8~10天达到最高点,2~3周后自行消退。此时千万不要挤压,以免引起感染。
第二节 幼儿期和儿童期
在儿童期,女孩的身高、体重增长迅速,生殖系统逐渐向成熟发展,但发育甚慢。阴道狭长,上皮薄,子宫较小,宫颈占子宫全身的2/3,子宫肌层很薄,输卵管细长,卵巢卵泡不发育。子宫、输卵管和卵巢位于腹腔内。
10岁左右,生殖器官下降入盆腔,卵巢开始有少数卵泡周期性生长和闭锁,但达不到成熟程度。在女性激素影响下,开始出现一些女性特征:皮下脂肪在胸部、髋部、肩部和耻骨前面积聚,乳房开始发育。
在女性的儿童期,雌激素的分泌量非常少,内生殖器未发育。8岁以后,雌激素的分泌开始增加,女性特征开始呈现。
第三节 青春期
青春期是女性一生中身体和心理变化最惊人的时期。从青春期开始,雌性激素分泌就非常旺盛,可以达到儿童期的8~1 0倍,并且在20~30岁左右时达到最高峰。这段时期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很快,第二性征形成并开始有月经。
此时,一切女性的特征也渐露端倪:肩、腰以及大腿脂肪开始积存,乳房也增大突出,骨盆增宽等,使原来与男性无明显差别的直线条身材逐渐显得凹凸有致,身材圆润,而且腋毛、阴毛也相继出现。更重要的是,约1 2岁左右月经初潮的来临,使得少女真正步入了女性隐秘的领地。初潮一般发生在12~18岁,最早可发生在10岁。初潮年龄与遗传、营养、社会环境及心理状态等都有关。
月经是女性成熟的标志。刚步入青春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最初的月经是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波动而产生子宫内膜出血,属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不一定规律。初潮半年到1年半左右后才出现排卵性月经,月经才会逐渐变得有规律,但到完全性成熟约需4—5年。
从月经初潮到性器官成熟的时期,外、内生殖器逐渐发育,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大阴唇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宽度和长度均增加,阴道上皮增厚;子宫体增大占子宫全长的2/3;输卵管变粗,卵巢表面因有不同程度发育的卵泡而高低不平。
青春期开始的1~2年身高增加速度变快,在乳房发育后1年或月经初潮前1年半更快,以后骨骺渐渐愈合,骨生长停止。
随着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有的女孩对乳房增大感到害羞,对月经来潮感到害怕,对经前、经期的乳胀、下腹不适、痛经等不理解,以为重病而焦虑。因此青春期少女的心理变化微妙且强烈,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会对女性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
随着性功能的发育,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想吸引对方注意;
开始与伙伴关系密切,与父母及老师疏远,比较容易走向极端,容易与社会和家庭发生冲突;
好奇心及模仿性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社会潮流很敏感,容易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对自身的性发育及性成熟的生理变化感到神秘,非常渴望了解究竟,同时这种愿望又不愿意让别人知晓。
第四节 牲成熟期(生育期)
性成熟期是指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此时女性的生殖功能成熟,是生育活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又称为生育期。生育功能一般在18岁左右开始建立,卵巢有周期性排卵并分泌性激素,月经规律,生殖器各部、乳房及全身都有程度不同的周期性改变。此期持续约30年左右,继而进入更年期。在这最活跃的30年中,不但激素每个月都要大大地波动一次,还要经历孕育与分娩的巨大变化,这就是女性更容易在妊娠期间与分娩后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孕妇情绪比较脆弱,易激惹、焦虑不安,对异性兴趣明显下降,对自己及胎儿关注特别多。分娩期孕妇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安心理,害怕胎儿异常、生女孩、难产时又改剖宫产等;有人到预产期无产兆,容易失去信心与耐心。因为产后人体的激素发生很大变化,产后两周内特别敏感,易受暗示及依赖性较强,故要保持产后心情愉快,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等心理障碍。
性成熟期是女性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一般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在:
智力达到一生中的高峰阶段,富于幻想,憧憬未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活动中占明显优势,同时思维的批评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
性意识的成熟,出现异性接近感:
意志力趋于成熟,对工作、学习有明确目标,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
自我意识达到成熟的程度,能正确剖析自己,接受新事物快,不固执、不保守,具有进取精神。
第五节 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妇女在五十岁左右月经周期开始不规律,不久就会闭经,失去生育能力。绝经以后,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雌激素进一步下降,生殖器官及其他代谢方面的变化更加明显。
在这一时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的变化,会出现一些潮热、出汗、心悸等变化,这些影响女性的心理,易造成恶性循环,表现为焦虑、多疑、恐惧某些事情的发生、悲观情绪、担心变老、缺乏信心等。此期要保持乐观与积极态度,应得到家人及社会的关心,并防治更年期疾病。
由于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其心理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焦虑心理,害怕衰老,担心记忆力下降;
悲观心理,情绪低落,言语减少,活动减少;个性和行为会有所改变,多疑、自私、烦躁。
第六节 老年期
进入老年期后,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性激素减少,整个机体发生老年性改变:卵巢萎缩,卵巢功能衰竭,女性的生育能力完全丧失。
生殖器官逐渐萎缩,大阴唇、阴道黏膜失去弹性,穹隆狭窄,宫颈及子宫萎缩,阴道上皮萎缩,糖原消失,阴道分泌物减少,易感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同时宫颈管内膜萎缩,无黏液塞保护,子宫内膜变薄,极易感染而形成老年性子宫内膜炎,甚至形成宫腔积脓,必须及时积极治疗。因此,老年妇女要特别重视外阴卫生,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便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早期治疗。
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智力也相应衰退下来。最明显的是感觉和知觉能力的衰退,视觉减退,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显著降低,痛觉也迟钝,耐寒能力差,记忆力开始下降,思想显得保守,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逊色。
一般进入老年期的女性有两种不同心理,一种是不服老,不注意保养;另一种是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总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老年期可能经历退休、家庭矛盾、丧偶等一系列问题,要正确对待。老年期也有性冲动及性要求,和谐的性生活不仅可以满足彼此生理需要,更可加深双方感情,促进健康与延缓衰老。老年期要利用自己的长处,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使自己更加充实。
第一章 节女性的身体
第一节 身休的外面是什么样子
皮肤
一 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它担负着皮肤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表皮从外向内,依次可分为:
角质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如鱼鳞片一般相互重叠在一起。它是表皮的一个重要屏障,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随着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角质层的细胞会逐渐老化脱落。透明层 只在厚表皮可见,由2-3层扁平的细胞组成。这一层的细胞均为透明状,细胞质为充满由透明角质颗粒转化而来的角母蛋白。
颗粒层 由3~5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内充满粗大、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能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异常时会呈厚茧状。
棘层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8~1 2层多边形细胞构成,细胞之间有淋巴液流通,可供给表皮营养。
基底层基底层是表皮层的最下面一层,在这一层由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的基底细胞组成,基底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强,每隔12天分裂一次,并逐渐向表层推移和分化,递变为表皮的各层细胞,最后变成角质层,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8天左右。
二 真皮 真皮在表皮下层,与表皮分界明显,表皮底部呈凸凹状与真皮紧密接触,真皮内部的细胞很少,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尚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毛发、皮脂腺、汗腺及肌肉。
三 皮下组织 由真皮下部延续而来,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构成。皮下脂肪层是储藏能量的仓库,又是热的良好绝缘体,此外还可缓冲外来的冲击,保护内脏器官。
皮肤的功能
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与排泄等生理功能
一保护功能 皮肤覆盖在身体表面,表皮坚韧柔软,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弹性,可以对抗机械外力;皮肤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可以阻绝电流;皮肤的角质层和黑色素颗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线,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内部组织;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作用。
二 感觉功能 皮肤内含有大量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由于各种神经末梢的分布不同,所以皮肤的痛觉最灵敏,而温觉最迟钝。
三 调节体温 人类的体温调节有80%是在皮肤进行的。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体表血流量增多,皮肤散热增加。同时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当气温较低时,皮肤毛细血管网部分关闭,部分血流不经体表,直接由动静脉吻合支进入静脉中,使体表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四 分泌与排泄 皮肤的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肤分泌皮脂和汗液起着保护皮肤和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脂在皮肤表面与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润、保护皮肤及毛发。皮脂分泌量因身体部位不同而不同,头部,特别是额部最多,其次为胸、背中央,上肢,下肢。皮肤通过出汗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
五 吸收功能 皮肤并不是没有通透性的,它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皮肤吸收外界营养的途径有三条:营养物渗透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细胞内;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可少量通过毛孔、汗孔被吸收;少量营养物质通过表面细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
六 新陈代谢 皮肤能储存大量水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物质,并参与人体的代谢。皮肤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们使皮肤丰满润泽,并为整个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皮肤还可以补充血液中的水分或储存人体多余的水分。
皮肤的分类
一 正常皮肤 正常皮肤有丰富的皮下脂肪。没有粗大毛孔和起鳞的细胞,表面光滑,血液供应充足,色泽良好。
二 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表层较薄,真皮血管网较浅,因此对外来过敏源,如花粉、尘埃、强紫外线照射等常常很敏感,易出现红斑或皮肤红肿搔痒。
三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分为缺水性和缺油性皮肤。缺水性皮肤特点为肤色白皙,肌纹细致,毛孔细小,容易出现细小皱纹,对外界刺激较敏感:缺油性皮肤特点为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少,皮肤不油腻,少光泽。
四 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的主要特点是有超出常量的皮脂腺的存在。这种情况如果不正确对待会引发严重的皮肤问题。油性皮肤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软泥油的闪闪发光的油湿外观;一种是毛孔粗大明显型,它有许多的干硬油脂和死细胞存留在毛孔中。
五 混合性皮肤 同时存在着干性和油性两种不同性质的皮肤,称为混合性皮肤。两颊、眼部、下颔多为干性皮肤部位,而前额、鼻部、嘴部、T区部位为油性。将近80%女性属于此类皮肤。
六 痤疮皮肤 “痤疮”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最常见的皮脂腺与毛囊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痤疮性皮肤颜色发暗,比较粗糙,伴有单个或成片的炎性病灶,病灶可能发生在单个的毛孔,也可为多个毛孔连成片,脓疱中有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本病好发于颜面、胸前、背后等多脂部位,一般在25~30岁以后才能逐渐减轻和得到痊愈。炎症严重者愈后有疤痕或带有难以消退的色素沉着。
皮肤的护理
一 皮肤护理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要容易的多,对待皮肤问题也一样。因此要拥有好的皮肤,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护理皮肤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帮助皮肤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预防过早老化:
2.加强皮肤的保护、再生和自我修复功能,改善皮肤状况;
3.根据不同的皮肤状态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营养。
二 年龄与皮肤护理 根据各个年龄段所特有的皮肤特征来护理皮肤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青少年由于皮肤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膜非常完整,肌肤生理机能良好。因此护理的重点是预防和保护,配合定期深层清洁。
中青年中青年的皮肤新陈代谢逐渐减缓,皮肤很容易出现斑点,有老化趋势。所以护理的重点是强化皮肤功能,预防衰老。
中老年中老年的皮肤新陈代谢缓慢,皮肤出现皱纹并变得干燥脆弱,天然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明显下降。护理的重点是改善皮肤状况,延缓老化现象。
……